1.試樣準備
裁剪試樣:按照相關標準或測試要求,將待測紙張裁剪成規定尺寸。例如,常見的尺寸有300毫米×75毫米等,具體尺寸需根據所采用的標準而定。
檢查試樣:確保試樣表面平整、無褶皺、無氣泡,邊緣盡量光滑,避免這些因素干擾測試結果。
2.儀器準備
連接電源與設備:將紙張摩擦系數儀連接到電源,并打開儀器,進行預熱,一般預熱時間至少30分鐘。
安裝滑塊:把滑塊(帶有預定重量)小心地連接到測量頭上,并調整滑塊的位置,直到顯示器顯示出的實時力值為零。
3.參數設置
設置試驗參數:在儀器上設置好試驗的相關參數,如文字信息、數字信息等。不同型號的儀器可能有不同的操作界面和設置選項,但一般都需要輸入或選擇與測試相關的參數,如滑塊的重量、運動速度、行程等。
選擇測試模式:根據測試需求選擇合適的測試模式,如靜摩擦系數測試、動摩擦系數測試或動靜摩擦系數測試。
4.裝夾試樣
固定試樣:將準備好的試樣一端固定在摩擦系數儀的試樣夾持塊上,確保試樣與滑塊的運動軌跡平行。可以使用雙面膠或其他固定方式,但要注意固定牢固,且不能對試樣造成損傷或變形。
放置滑塊:將固定有試樣的滑塊無沖擊地放在第一個試樣中央,并使兩試樣的試驗方向與滑塊方向平行且測力系統恰好不受力。
5.紙張摩擦系數儀開始測試
啟動測試:按下儀器上的“清零/光標”鍵,讓試驗界面的數據歸零后,輕輕釋放滑塊,讓它沿著試樣表面自由滑動。儀器會記錄下滑動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力值。
重復測試:為了提高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通常需要重復上述測試步驟多次,每次更換新的試樣,以獲得多個數據點。
6.數據處理
計算摩擦系數:根據記錄下來的摩擦力值和滑塊的重量,通過相應的計算公式得出紙張的靜摩擦系數和動摩擦系數。有些儀器可能會自動計算出摩擦系數并在屏幕上顯示結果。
分析結果:對多次測試得到的摩擦系數數據進行分析,去除異常值,然后求平均值,得到最終的紙張摩擦系數。同時,可以根據需要將結果進行保存、打印或傳輸到其他設備上。
